本期名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名句出处:西周·姬奭《尚书·周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玩人,不玩物;不被人玩,不被物玩,如此才算得上是个人物。

《尚书·周书·旅獒》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武王伐纣成功后,便向周边九夷八蛮等小国开通道路,西戎旅国为讨好武王,上贡了一条他们特产的獒,想来就是如藏獒一样的猛犬。

时任太保之职的召公姬奭听说后,就写了一篇《旅獒》的训诫警告周武王: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清醒认识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样一个问题,可见古人的智慧并不低于今人。

今天的许多人,恐怕都不能真正明白玩人为什么丧德、玩物为什么丧志,以及人为什么不能丧德、丧志。

更有甚者,那些一辈子落进被人玩、被物玩之泥潭陷阱者,就更是可悲、可叹了。

商纣王就是“玩人”和“玩物”的高手、鼻祖,所以他会被周武王打败,最终落得个国灭身死。

他是怎么玩人的呢?他让人在烧红的铜柱上行走,然后跌下来被炭火活活烧死;他让比干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看是不是有七个孔;他让一群男女赤身裸体在酒池肉林中追逐嬉闹,通宵达旦。

他是怎么玩物的呢?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玩物,填满宮室;他捕捉大量野兽飞鸟,放进扩建的园林楼台;他用酒当做池水,将肉挂起来当做树林……召公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显然是深刻吸取了商纣王灭亡的教训。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却没能记住这句话,他拿了一片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自己的弟弟叔虞说:我拿这个封你。

这不就是一种“玩人”吗?他没有记住“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教训,可他的叔叔周公姬旦记住了,就严肃地告诫他“天子无戏言”,说“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就把叔虞封于晋。

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手下有个掌管陶器制作的官叫遏父。

遏父的儿子妫满,是陈国的首任国君。

妫满有个后代陈灵公,就特别喜欢“玩人”:他先是和夏姬私通,然后又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个人轮番与夏姬私通,最后还组团到夏姬家喝酒。

喝酒也就算了,陈灵公喝大了还开玩笑说夏姬的儿子夏徵舒长得像仪行父,仪行父也开玩笑说夏徵舒长得像陈灵公。

“玩人”之戏先是母亲、后是儿子,自然是玩大了,异常愤怒的夏徵舒在马棚边埋伏好弓箭手,乘陈灵公喝完酒出来时直接射死了他。

还有个特别会“玩人”的是南朝刘宋时的刘子业。

历史上说他疑似和自己的姑母、姐姐乱伦,他还将自己的几个叔叔囚禁在宫殿内百般殴打侮辱,将最胖的刘彧称为“猪王”,其他几个则封为“杀王”、“贼王”、“驴王”,他让刘彧脱光衣服趴在泥水中像畜牲一样用嘴去槽中吃食,以此欢笑取乐,他命令宫女赤裸身体相互追逐,强迫左右侍从侮辱奸淫妃子和公主们……刘子业最后被自己的亲信寿寂之杀掉,时年十七岁。

电视剧《贞观长歌》里有个赵士达,更是个“玩人”的高手。

他几乎将大唐天下人都玩了个遍,就连英明盖世的李世民都差点上了他的当。

他本来是个贪官,却极会伪装,一路骗了长孙无忌、李靖、马周、太子李承乾、侯君集、安康公主……最可怜的是绿袖,她的父亲死于赵士达、弟弟被赵士达关进了监狱,她自己被赵士达卖进了青楼,赵士达霸占了绿袖,还设计伪装骗取绿袖的芳心,成了绿袖心中的“恩人”,真正是将一个弱女子玩弄在股掌之中。

他的结局自然也不好,被安康公主的驸马独孤谋暗杀在狱中。

今天的贪官和这位赵士达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各种“玩人”情节比电视剧还要来得匪夷所思。

某省建设厅原厅长包养情人146名,其中有一对母女,他喝酒后当着众人的面,竟绘声绘色比较起这母女俩的“床上功夫”,以此炫耀“一箭双雕”的成就感。

某市委副书记,用MBA知识管理7个情妇,让“首席情妇”统领其他6个情妇。

女贪官里有逼房地产老板和她上床、养几十个小白脸的性虐狂,也有最喜欢接受男警员“性贿赂”、经常勾引年轻英俊小伙下属的某市公安分局原局长。

北大女孩自杀,源于被男友PUA精神控制,她将对方微信名改为“主人”,对方则要求她纹身“我是xxx的狗”。

现代版毒妻翟某某,则是个能将男人“玩死”的高手,她通过婚姻大发横财,骗钱1300余万,逼得身为科技公司老板的丈夫跳楼自杀。

古代的殉葬,是一种“玩人”。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和对劳动时间的盗窃,也是一种“玩人”。

各种诈骗、割韭菜、高利贷、拖欠工资……也都是一种“玩人”。

最可恨的“玩人”,是挂起来一块肉,让一群人都以为自己能吃得到,引诱大家一起来抢,然后大多数人除了白白付出时间、精力、劳动外,还要不断再投入血汗钱,其实什么也得不到,最后再让你得出个是你自己能力不行、水平不够、运气不好的结论来。

三千多年了,“玩人”的水平一直是在飞速提高的,但对“玩人丧德”的认识却是不断倒退的。

人,不可玩。

那些敢于“玩人”的人,是因为从来不懂“人”为什么不可玩,玩人为什么会丧德,以及丧德的后果是什么。

《尚书·周书·泰誓上》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程颐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杀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得到天下而不为,正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天地间人为贵、人是得五行之秀者、人“得其秀而最灵”……视“仁者爱人”为最高追求的儒家古圣先贤,对人的尊重和珍爱是融在骨子里的。

这种慈悲之心、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从不曾断绝,他们一遍遍提醒世人要“爱人”,可还是挡不住那些丧德之人“玩人”。

“德”这个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最初是“遵行正道”之意,后来在古文中多与“得”字相通,再后来就是行正、目正、心正,最后还加上正直、坦率、诚实、自然之“直”作为“德”之重要表征。

玩人为什么会丧德?是因为玩人绝不是在“遵行正道”,玩人就会丧失所“得”——即使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者也会因此丧失原本所“得”,玩人的人一定是行不正、目不正、心不正,玩人的人也没有一个是“正直、坦率、诚实、自然”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玩人丧德,人又是得天地之秀而最灵、最贵的,所以玩人之人的灾殃必然是:天诛之、地灭之。

玩人丧德的后果是严重的,玩物丧志的后果也不那么好。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想要真正弄懂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读懂《礼记·乐记》中的这段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人,会“感于物而动”,所以有人喜欢美食好酒,有人喜欢漂亮衣服,有人喜欢豪车别墅,有人喜欢古玩字画,有人喜欢钱财珠宝,有人喜欢名牌包包,有人喜欢打高尔夫……物感人是“无穷”的,能够“感”到什么程度呢?人化为物。

人化物的后果,就是“灭天理而穷人欲”。

被物化的人,就会渐渐失去基本的人性,一步步活成一具行尸走肉。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拜金女杨紫曦为了能穿名牌鞋、挎名牌包包,选择了和富二代ANDY在一起,虽然这个ANDY劈腿,又要把她当作“礼物”送给哥们享用,杨紫曦还是离不开他。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各种“干爹”、“小三”、“棋痴”、“影迷”之流,其实都是在“以物化人”。

还有一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被“物化”的人:一辈子被困于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像老黄牛一样活着的农夫,永远只能随着资本的指挥棒转如一颗螺丝钉一样呆在或机器或流水线或工作台上的无产者,他们都没得选,只能被物化。

人若是不想被物化,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所以儒家八条目的第一条就是格物。

做不到格物,就无法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程遗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

苟得外面物好时,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已先不好了也。

”人对于那些身外之物,什么都想要好的,却对自己的身和心反倒不要好。

如果得到了外界的奉身之物都好的时候,却不懂得自己的身心已经先变得不好了。

这个道理,其实浅显直白,却有不少人一生看不透,只能说“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

因此,在儒家看来,植物、动物、事物、万物,都是物。

喜欢养花的、养狗的、喝茶的、搞书法、写诗词、记诵博识……都是在玩物丧志。

《二程遗书》中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明道先生就是程颢,记诵博识就是将四书五经都背了下来、见识的东西事情很多。

在程颢看来,只要没有真正去行圣人之道,这些就只是玩物丧志。

程颢在《二程遗书》中还说过:“至于书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丧志。

如王、虞、颜、柳辈,诚为好人则有之,曾见有善书者知道否?”在程颢看来,喜欢书法的王羲之、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都属于玩物丧志者,因为他们虽然善书,却不“知道”。

程颐程颢兄弟之所以对“玩物丧志”如此理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他们的志,在“道”和“圣”,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值得追求。

所以,他们会觉得:子弟凡百玩好皆夺志……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废时日,于道便有妨处,足知丧志也。

就算是写文章这样的事“若专意,则志限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所以,从召公姬奭说的“玩物丧志”,到程颐程颢说的“玩物丧志”,这个“志”,一直就是求道成圣,不曾改变。

这样的“志”当然是不容易做到的,程颐自己也承认: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如果立下了这样的志,且不玩物、不丧志,达到“坚钢不能夺其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卒然加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地步,大约就能做到儒家所说的那种格物。

也就是《孟子·尽心上》所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万物皆备于我矣。

张载在《经学理窟·义理》中说的: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在《正蒙·大心》中说的: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如果丧失掉这样的“志”,就很难不落入被人玩、被物玩的泥潭陷阱中,就算你的志向是成为高官、明星、医生、运动员、歌手、富翁等种种光鲜的职业和身份,只要不追求“与天地同其大”,不去“以道为志、以圣为志”,结局无非就是玩人玩物,或是被人玩被物玩,能避开这两条路的,只有行圣人之道。

《周易·乾·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与天地合其德,大约就是不玩人、不玩物;不被人玩、不被物玩。

而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也才真正算得上一个人物。

图: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游梵

  • 记载

本期名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名句出处:西周·姬奭《尚书·周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玩人,不玩物;不被人玩,不被物玩,如此才算得上是个人物。

《尚书·周书·旅獒》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武王伐纣成功后,便向周边九夷八蛮等小国开通道路,西戎旅国为讨好武王,上贡了一条他们特产的獒,想来就是如藏獒一样的猛犬。

时任太保之职的召公姬奭听说后,就写了一篇《旅獒》的训诫警告周武王: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清醒认识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样一个问题,可见古人的智慧并不低于今人。

今天的许多人,恐怕都不能真正明白玩人为什么丧德、玩物为什么丧志,以及人为什么不能丧德、丧志。

更有甚者,那些一辈子落进被人玩、被物玩之泥潭陷阱者,就更是可悲、可叹了。

商纣王就是“玩人”和“玩物”的高手、鼻祖,所以他会被周武王打败,最终落得个国灭身死。

他是怎么玩人的呢?他让人在烧红的铜柱上行走,然后跌下来被炭火活活烧死;他让比干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看是不是有七个孔;他让一群男女赤身裸体在酒池肉林中追逐嬉闹,通宵达旦。

他是怎么玩物的呢?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玩物,填满宮室;他捕捉大量野兽飞鸟,放进扩建的园林楼台;他用酒当做池水,将肉挂起来当做树林……召公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显然是深刻吸取了商纣王灭亡的教训。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却没能记住这句话,他拿了一片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自己的弟弟叔虞说:我拿这个封你。

这不就是一种“玩人”吗?他没有记住“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教训,可他的叔叔周公姬旦记住了,就严肃地告诫他“天子无戏言”,说“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就把叔虞封于晋。

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手下有个掌管陶器制作的官叫遏父。

遏父的儿子妫满,是陈国的首任国君。

妫满有个后代陈灵公,就特别喜欢“玩人”:他先是和夏姬私通,然后又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个人轮番与夏姬私通,最后还组团到夏姬家喝酒。

喝酒也就算了,陈灵公喝大了还开玩笑说夏姬的儿子夏徵舒长得像仪行父,仪行父也开玩笑说夏徵舒长得像陈灵公。

“玩人”之戏先是母亲、后是儿子,自然是玩大了,异常愤怒的夏徵舒在马棚边埋伏好弓箭手,乘陈灵公喝完酒出来时直接射死了他。

还有个特别会“玩人”的是南朝刘宋时的刘子业。

历史上说他疑似和自己的姑母、姐姐乱伦,他还将自己的几个叔叔囚禁在宫殿内百般殴打侮辱,将最胖的刘彧称为“猪王”,其他几个则封为“杀王”、“贼王”、“驴王”,他让刘彧脱光衣服趴在泥水中像畜牲一样用嘴去槽中吃食,以此欢笑取乐,他命令宫女赤裸身体相互追逐,强迫左右侍从侮辱奸淫妃子和公主们……刘子业最后被自己的亲信寿寂之杀掉,时年十七岁。

电视剧《贞观长歌》里有个赵士达,更是个“玩人”的高手。

他几乎将大唐天下人都玩了个遍,就连英明盖世的李世民都差点上了他的当。

他本来是个贪官,却极会伪装,一路骗了长孙无忌、李靖、马周、太子李承乾、侯君集、安康公主……最可怜的是绿袖,她的父亲死于赵士达、弟弟被赵士达关进了监狱,她自己被赵士达卖进了青楼,赵士达霸占了绿袖,还设计伪装骗取绿袖的芳心,成了绿袖心中的“恩人”,真正是将一个弱女子玩弄在股掌之中。

他的结局自然也不好,被安康公主的驸马独孤谋暗杀在狱中。

今天的贪官和这位赵士达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各种“玩人”情节比电视剧还要来得匪夷所思。

某省建设厅原厅长包养情人146名,其中有一对母女,他喝酒后当着众人的面,竟绘声绘色比较起这母女俩的“床上功夫”,以此炫耀“一箭双雕”的成就感。

某市委副书记,用MBA知识管理7个情妇,让“首席情妇”统领其他6个情妇。

女贪官里有逼房地产老板和她上床、养几十个小白脸的性虐狂,也有最喜欢接受男警员“性贿赂”、经常勾引年轻英俊小伙下属的某市公安分局原局长。

北大女孩自杀,源于被男友PUA精神控制,她将对方微信名改为“主人”,对方则要求她纹身“我是xxx的狗”。

现代版毒妻翟某某,则是个能将男人“玩死”的高手,她通过婚姻大发横财,骗钱1300余万,逼得身为科技公司老板的丈夫跳楼自杀。

古代的殉葬,是一种“玩人”。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和对劳动时间的盗窃,也是一种“玩人”。

各种诈骗、割韭菜、高利贷、拖欠工资……也都是一种“玩人”。

最可恨的“玩人”,是挂起来一块肉,让一群人都以为自己能吃得到,引诱大家一起来抢,然后大多数人除了白白付出时间、精力、劳动外,还要不断再投入血汗钱,其实什么也得不到,最后再让你得出个是你自己能力不行、水平不够、运气不好的结论来。

三千多年了,“玩人”的水平一直是在飞速提高的,但对“玩人丧德”的认识却是不断倒退的。

人,不可玩。

那些敢于“玩人”的人,是因为从来不懂“人”为什么不可玩,玩人为什么会丧德,以及丧德的后果是什么。

《尚书·周书·泰誓上》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程颐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杀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得到天下而不为,正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天地间人为贵、人是得五行之秀者、人“得其秀而最灵”……视“仁者爱人”为最高追求的儒家古圣先贤,对人的尊重和珍爱是融在骨子里的。

这种慈悲之心、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从不曾断绝,他们一遍遍提醒世人要“爱人”,可还是挡不住那些丧德之人“玩人”。

“德”这个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最初是“遵行正道”之意,后来在古文中多与“得”字相通,再后来就是行正、目正、心正,最后还加上正直、坦率、诚实、自然之“直”作为“德”之重要表征。

玩人为什么会丧德?是因为玩人绝不是在“遵行正道”,玩人就会丧失所“得”——即使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者也会因此丧失原本所“得”,玩人的人一定是行不正、目不正、心不正,玩人的人也没有一个是“正直、坦率、诚实、自然”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玩人丧德,人又是得天地之秀而最灵、最贵的,所以玩人之人的灾殃必然是:天诛之、地灭之。

玩人丧德的后果是严重的,玩物丧志的后果也不那么好。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想要真正弄懂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读懂《礼记·乐记》中的这段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人,会“感于物而动”,所以有人喜欢美食好酒,有人喜欢漂亮衣服,有人喜欢豪车别墅,有人喜欢古玩字画,有人喜欢钱财珠宝,有人喜欢名牌包包,有人喜欢打高尔夫……物感人是“无穷”的,能够“感”到什么程度呢?人化为物。

人化物的后果,就是“灭天理而穷人欲”。

被物化的人,就会渐渐失去基本的人性,一步步活成一具行尸走肉。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拜金女杨紫曦为了能穿名牌鞋、挎名牌包包,选择了和富二代ANDY在一起,虽然这个ANDY劈腿,又要把她当作“礼物”送给哥们享用,杨紫曦还是离不开他。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各种“干爹”、“小三”、“棋痴”、“影迷”之流,其实都是在“以物化人”。

还有一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被“物化”的人:一辈子被困于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像老黄牛一样活着的农夫,永远只能随着资本的指挥棒转如一颗螺丝钉一样呆在或机器或流水线或工作台上的无产者,他们都没得选,只能被物化。

人若是不想被物化,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所以儒家八条目的第一条就是格物。

做不到格物,就无法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程遗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

苟得外面物好时,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已先不好了也。

”人对于那些身外之物,什么都想要好的,却对自己的身和心反倒不要好。

如果得到了外界的奉身之物都好的时候,却不懂得自己的身心已经先变得不好了。

这个道理,其实浅显直白,却有不少人一生看不透,只能说“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

因此,在儒家看来,植物、动物、事物、万物,都是物。

喜欢养花的、养狗的、喝茶的、搞书法、写诗词、记诵博识……都是在玩物丧志。

《二程遗书》中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明道先生就是程颢,记诵博识就是将四书五经都背了下来、见识的东西事情很多。

在程颢看来,只要没有真正去行圣人之道,这些就只是玩物丧志。

程颢在《二程遗书》中还说过:“至于书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丧志。

如王、虞、颜、柳辈,诚为好人则有之,曾见有善书者知道否?”在程颢看来,喜欢书法的王羲之、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都属于玩物丧志者,因为他们虽然善书,却不“知道”。

程颐程颢兄弟之所以对“玩物丧志”如此理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他们的志,在“道”和“圣”,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值得追求。

所以,他们会觉得:子弟凡百玩好皆夺志……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废时日,于道便有妨处,足知丧志也。

就算是写文章这样的事“若专意,则志限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所以,从召公姬奭说的“玩物丧志”,到程颐程颢说的“玩物丧志”,这个“志”,一直就是求道成圣,不曾改变。

这样的“志”当然是不容易做到的,程颐自己也承认: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如果立下了这样的志,且不玩物、不丧志,达到“坚钢不能夺其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卒然加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地步,大约就能做到儒家所说的那种格物。

也就是《孟子·尽心上》所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万物皆备于我矣。

张载在《经学理窟·义理》中说的: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在《正蒙·大心》中说的: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如果丧失掉这样的“志”,就很难不落入被人玩、被物玩的泥潭陷阱中,就算你的志向是成为高官、明星、医生、运动员、歌手、富翁等种种光鲜的职业和身份,只要不追求“与天地同其大”,不去“以道为志、以圣为志”,结局无非就是玩人玩物,或是被人玩被物玩,能避开这两条路的,只有行圣人之道。

《周易·乾·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与天地合其德,大约就是不玩人、不玩物;不被人玩、不被物玩。

而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也才真正算得上一个人物。

图: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游梵

<legend date-time="I4GEm7kfnRXZdx"></legend><legend dropzone="0d53TD1QM"></legend>
<acronym date-time="bFnBswAmR42pd"></acronym>
    <style draggable="qhlwiaK96VM2K"></style>
        <strong dir="onWMTya3"></strong>

        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由来

        编辑
        1.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之前夏天对付地级中期的高手还需要燃烧丹药,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他那层出不穷的手段就已经可以制服这些地级中期以下的所有高手了。
               2.“看来十五级以上的丹灵比想象中的恐怖多了啊,那么我以后要多弄一些高级丹谱啊,然后用来炼丹。
               3.白伊伊已经成为了这家火锅店内的主角,夏天清楚的看到其他桌的那些男人都在偷看白伊伊,有的还假装是在看别处,就连饭店的服务生也都在角落里谈论白伊伊的美貌。
               4.赢了!!欢呼,周围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虽然他们都不知道夏天是怎么赢的,但他们注重的只是结果,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过程原本就...
               5.一共就是九千亿!九鼎门又大赚了一比啊,九鼎门一共才二十多个人,九千亿块下品灵石足够他们的消耗了。

        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起源

          <style draggable="2w5ujOGxyBC"></style>
            <bdo id="FkXgc6MT77"></bdo>
              <b dropzone="rvDzAduoJu"><sub id="vouh9CGp7bE"></sub></b>
              1.奉天往事在线观看完整版老少皆宜,不同年龄段的玩家都可以参与,而且有多种形式的游戏可以选择;
                     2.游戏内容展现了一个真正美好而理想的爱情生活,这是普通人无法真正感受到的!
                     3.三国主题的奇遇记冒险非常的轰轰烈烈,而你的别样认知也可以快速开启
                     4.各类的垃圾指定地点很整洁,按照顺序完成必要的工作,帮助你顺利通关吧。
                     5.区域的面积会随着关卡的升级而增加,这样可以布置更多的房子。
                     6.各种超酷和超酷的经典赛车风格带来非常令人愉悦的摊牌体验。让我们一起驾驶各种经典赛车!
              参考资料